
 学习经历
 1989.09-1994.07,重庆医科大学 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
 2001.09-2004.06,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07-1999.11 重庆长江医院 住院医师
 1999.11-2001.09 重庆长江医院 主治医师
 2004.07-2005.08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呼吸科主治医师
 2005.08-2011.03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呼吸科副主任医师
 2011.03-至今 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教学课程
 教学课程:呼吸病学
 成果:1.文章2.专利3.项目4.获奖
 【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1.况里杉,周向东,廖秀清*,张孝彬,唐楠.糖尿病与肺癌EGFR靶向治疗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0,13(03):403-406.
 2.唐楠,王导新,廖秀清*.IL-33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9,24(01):135-139.
 3.唐楠,廖秀清*.AECOPD患者机械通气诱发心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8,23(09):1728-1731+1736.
 4.秦蘅,廖秀清*.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及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8,11(01):108-110.
 5.陶韬,赵麟丰,王彦,廖秀清*.ADAM3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及IL-4对其表达影响的研究[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03):303-307.
 6.况里杉,廖秀清*.由胸腔镜检查探讨经皮穿刺胸膜盲检对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腔积液确诊率差异的原因[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06):990-992.
 7.葛楠,廖秀清*.支气管镜代替内科胸腔镜检查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01):72-74.
 8.张孝彬,葛楠,廖秀清*.内科胸腔镜下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膜疾病的形态学特征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2):2292-2294.
 9.况里杉,廖秀清*.癌胚抗原临界值在恶性胸水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7(06):665-666.
 10.2018年作为副主编参编《呼吸系统疾病诊疗实践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1版.
 【专利】
 1、2021-06-25发明专利《麻醉通气面罩》;
 【代表性课题】
 1、联合检测P16启动子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鉴别诊断肺癌及肺结核癌前病变研究,涪陵区科委,2万,2008年;
 2、YB-1蛋白在人类不同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涪陵区科委,3.2万,2008年;
 3、ADAM33在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07-2-222),重庆市卫生局,3万,2008年;
 4、电子支气管镜对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研究,(2009-1-69),涪陵区科委,3万,2009年;
 5、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术在气道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2008-2-378),重庆市卫生局,3万,2008年;
 6、改良无痛支气管镜术结合高频电/氩气刀治疗气道肿瘤的临床研究,(FLKJ,2010ABB1061),涪陵区科委,1.5万,2010年;
 7、PRI联合多项指标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前瞻性研究(2019ZDXM053),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2019年;
 【获奖情况】
 1.涪陵区科委《联合检测P16启动子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鉴别诊断肺癌及肺结核癌前病变研究》,2008年获得“涪陵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本人排名1;
 2.涪陵区科委《YB-1蛋白在人类不同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2010年获得“涪陵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本人排名1;
 3.重庆市卫生局立项《ADAM33在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
 机制研究》,2016年获得“涪陵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本人排名1;
 4.涪陵区科委《电子支气管镜对难治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研究》,2015
 年获得“涪陵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本人排名2; 
 【个人荣誉】
 2021年5月被评为“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
 2020年10月被评为“重庆市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
 2020年5月被评为“涪陵区优秀医师”;
 2019年被评为“涪陵区第五届拔尖人才”;
 2011年被评为“涪陵区第三届科技拔尖人才”;